打造“站·网”双平台 激活代表履职链
老洲乡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建管用一体化实践
今年新年伊始,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印发一号文件《关于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丰富拓展基层民主实践形式的指导意见》,鼓励基层探索创新,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举措。铜陵市义安区老洲乡人大实践站始终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理念,围绕“建强基层阵地、激活代表动能、服务民生发展”三大目标,着力将实践站构建成“服务选民的窗口、沟通交流的平台、开展履职的阵地、书香人大的课堂”。
建:夯实履职根基,构建“双平台”立体阵地
实体平台迭代升级。实践站历经三次搬迁调整,2019年试点建设实现“下楼出院”(即从楼上搬至楼下,从政府搬至街道),让工作更贴近群众、让代表履职更接地气。2023年根据省市、区人大统一安排,按照“三优化一提升”(优化站点布局、优化运行机制、优化日常活动、提升服务功能)和“四化”(建设标准化、运行制度化、活动常态化、服务特色化)的要求,投资20余万元完成标准化改造,划分学习区、接待区、议事区三大功能区块,打造集学习研讨、接访群众、协商议事于一体的现代化履职空间。
数字平台创新突破。2024年4月在乡微信公众号“印象老洲”上线“民呼我应直通车”网上平台,集成扫码留言、照片视频上传、线上预约见面等功能,构建服务百姓24小时“不打烊”的云端服务体系。积极推动省级“智慧人大”代表赋码和“民呼我应直通车”平台深度融合与嫁接,实现群众诉求“一键通达”代表,形成“民意指尖传,实事即刻办”的老洲特色。平台运行以来,通过联络站接待日、网上履职平台、“民呼我应直通车”等渠道,累计收集意见建议及社情民意221条,推动解决民生难题202条,办结率91%。
管:创新制度赋能,实现长效规范运行
强化组织保障。建立“站长-副站长-专职联络员”三级管理体系,由乡人大主席、副主席分别担任站长和副站长,配备1名专职联络员,实行“日开门、月接待、月活动(乡代表小组)”常态化机制,强化“民情收集—梳理研判—交办转办—跟踪督办—评价反馈”全过程闭环管理,确保联络站高效运转。
创新工作模式。“三常态四结合”工作法。每月21日作为固定接待日,组织62名市、区、乡三级代表按年度计划进站“坐诊”听取民意。以“三常态四结合”工作法创新“代表接待日+主题活动”模式,组织代表紧扣党委重点工作和政府中心工作,广纳民意、建言献策。截至目前,开展接待活动23次,邀请代表与选民进站201人次。
“年评价”激励机制。构建参加会议、小组活动、接待群众、学习培训、提出建议等9大板块的电子履职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年度公示履职情况,推动代表从“被动履职”向“主动作为”转变。
“三进三出”工作法。将市、区、乡三级人大代表共62人,编入代表联络站接访计划。三进:将每月21日作为固定的代表接待日进站接访;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和公示牌发布接访公告,邀请群众主动进站反映民情;每月指定一个代表小组提前收集社情民意,进站反馈问题。三出:进站代表结合接访日主题活动定位,到代表联络点倾听社情民意;当月代表小组提前去所在选区收集意见建议;进站代表针对群众提出的相关建议办理和落实情况进行回访。
用:发挥枢纽作用,助推基层治理升级
升级民呼我应服务网。今年2月对乡人大的“民呼我应直通车”平台进行2.0版升级,以党建引领为“红色引擎”,整合全乡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12345便民热线、网上信访投诉平台、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等平台资源,建立基层社会治理“联动矩阵”机制,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村级网格员和各级党组织主动收集社情民意,提高办理质效,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联动机制运行以来,民生实事办结时效大幅提升,收集到建议45条,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达100%。
构筑代表工作室为民代言新阵地。今年4月,在乡农业示范园打造公共文化空间中,设立“翟晓云代表工作室”。作为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聚焦蔬菜产业链与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化代表履职平台,工作室以“扎根田间地头,服务三产融合”为宗旨,依托老洲乡2500亩蔬菜种植基地与乡村旅游资源,构建“代表+农户+企业+文旅”的联动机制,重点围绕蔬菜品种改良、设施农业升级、农旅项目开发、品牌文化塑造等关键环节开展工作,致力于将代表履职深度融入蔬菜全产业链发展,打造集政策宣传、民意收集、技术推广、文旅策划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将代表履职深度融入乡村产业发展,既搭建起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新通道,更成为激活产业发展活力的前沿阵地,实现民主履职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了解到农户有防病虫害的需求,翟晓云工作室将此情况反映给乡人大,5月乡人大邀请区农业农村局前往老洲乡,为农户解答农事活动中常见的问题并进行技术指导。
构建问政听计连心桥。根据需要预约+随时开展“乡长・代表面对面”活动,在去年直通车平台“线上预约、线下见面”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今年将面对面活动作为固定的活动形式与品牌在代表联络站持续推进。“站点问政”。代表和群众在“民呼我应直通车”平台上针对当前重点工作、民生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预约,乡长走进代表联络站与代表和群众面对面开展“点单式”交流讨论,对提出意见和建议正面回应,形成及时有效的互动交流机制,切实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与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站点问计”。在中心工作决策部署前,充分组织人大代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并与乡长共同研讨,真正做到问计于民。“双向奔赴”交流活动在代表问政中做到答疑解惑、解决问题,在政策出台前、问计于民中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更接地气。今年2月围绕土地延包遗留问题,6月争对道路破损、9月围绕主支干河清淤疏浚,在实践站举办三期“乡长・代表面对面”,这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中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更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